查看原文
其他

李希贵:为什么让孩子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?

李希贵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-11-23

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,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,遭遇了好多尴尬。


有一年,我在高密四中。因为高一新扩了两个班,所以这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。那个时候,乡村学校要聘到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困难。所以在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,这两个班是没有语文老师的。


学校没有办法,只好让其他班的语文老师来代课。但这个课没法代,因为大家都已经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了,已经非常辛苦,再给别的班代课很困难。


所以,没有办法,学校只好让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制定他们的自学计划,让学生去自修。当同学们感到实在是太枯燥的时候,老师就把学生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,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让学生去读。


一个学期下来,从学校到语文学科的老师们都捏了一把汗,担心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不过关。可是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,却让所有语文老师都很尴尬: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比其他平行班低;相反,阅读题目和写作题目的成绩反而比平行班的成绩还略好一点。

 

这件事情让我们开始思考:我们(语文老师)到底在干什么?我们课堂上的汗水和付出到底起了什么作用?

初一孩子能答高三语文卷

奥秘就在从小阅读

带着这样一种思考,1995年,我来到了高密一中。在一中我又遇到了一件事:一位考上大学的毕业生写信给他没有考上大学、正在一中复读的一位好同伴,介绍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。


当谈到语文时,这个学生告诫他同伴,说:“语文呐,你可千万别上语文老师的当!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。” 


后来这封信被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了。回到办公室,她当着全办公室语文老师的面讲到了这封信。我发现,老师们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,他们真的是被刺疼了,但也确实是被刺中了!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学生说的话有一定道理。我发现,语文教改的时机到了。


点击图片,有礼物哦


为了统一老师的思想,也统一社会、家长的思想,在那个学期的期末,我就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四年级的内侄女,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。


卷子批出来就更让我们老师尴尬了:当时高三还有两个复读班(高四),他们整体的语文科目的平均分是84.5分,但是这两个孩子的平均分却跟高三学生的平均分不相上下。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,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。这两张试卷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。


这两个孩子一个差了六年,一个差了三年。虽然他俩的语文老师也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讲解、大量的训练,但他们更突出的是什么呢?是在他们不同的年龄段,阅读了大量适合他们的名篇名著。


在他们很小的时候,我就推荐了大量适合他们不同年龄、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,购买了大量的图书。我书架上的书在不断减少,他们书架上的书在不断地增加——当买的书不能满足他们的时候,他们就把我的书也偷偷地拿到了他们的书架上,有些还写上他们的名字。


暑假的时候,我让初一的儿子写下“你最喜欢的十本书及其理由”。他在初一读的都是这样一些书:《纸牌的秘密》《涅克维奇精选集》《死水》《鹅掌女王烤肉店》《伊豆的歌女》《唐宋名家词选》《雍正王朝》《苏菲的世界》《契诃夫精选集》《戴高乐传》。其中,《戴高乐传》他买了三个版本,比照着读,而且能找出同样一场战争,哪个版本的传记写得比较好,哪个传记写得有问题。

这十本书中,有三本书是哲学书籍。也就是说,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,如果我们给了他一定的积累了,前期给了他大量地铺垫,他的高度就会超出他这个特定年龄段的一般水平。正是他们自己的阅读、涵咏、积累和感悟,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。


在儿子初三的时候,他参加了一次高考,当时考了122分。但是再到三年之后的高考,他的语文成绩也没有突破123分。这说明:语文到了一定程度以后,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,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影响孩子的终生。


有了这样一个经验之后,我们就在当年进行了改革: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六节改成了两节由老师在课堂上完成教材,四节由学生自主阅读——把学生放到阅览室。


这些学生非常努力,学习非常有成果——他们的语文成绩当时在潍坊遥遥领先,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遥遥领先,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整体素质,在这些学生之中还出了一个山东省的文科状元。


由此,我们感觉到: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,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听、说、读、写,但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,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。

中学毕业前阅读量

应突破千万字

有这么一些数据: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万字——九年时间学生要读400本书,平均每人每年要读45本书左右。但是,这个规定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,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,他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64本,这不是仅指学生,还包括成年人。


我们国家再加上成年人的话,平均就不到一本书了。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,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55本。现在美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读书计划,每年要达到50本。


关于阅读量,好多名家也通过自己的阅读经历提出了一些想法。


张光斗:“如果一本书10万字,那么,每个中小学生每年读40本书,一年就是400万字。”


《小布头奇遇记》的作者孙幼军:“以平均每本书10万字计算,中小学学生每个月至少应该读一本,认真地读,而不是走马观花,能读两本更好。” 


柳斌主任:“每天课外读一篇千字文,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。如果能做到,则一年之内可达到36万字,十二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字。所以,中小学阶段阅读500万至1000万字应当是合适的。”


这样一些话,是想说明一个道理——听、说、读、写的语文能力都要培养,但是,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

并非名著就要必读

因为未必适合孩子

好多家长和我说:你们家孩子好,你家孩子喜欢读书,我家孩子不喜欢读书。我说:到现在为止,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的,不喜欢读书的原因,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。


我们家长现在带着孩子到书店去,一买就买提高成绩的书、马上见效的书、他不喜欢的书。所以,孩子不是不喜欢读书,是不喜欢家长给他推荐的书。


现在出版界也有好多误区,所以要慎重选择图书。一个误区就是,好的名著被改编成学生读的连环画,或者有一套书把四大名著改编成小学生读的连环画,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儿。


叫小学生读《红楼梦》,他能学到什么呢?你是害了《红楼梦》,为什么?因为小的时候读不懂,再长大他就不想再读了。


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,我们选了十位学生,问他们“你喜不喜欢《红楼梦》?你是什么时间读的《红楼梦》?”


十位学生中有七位学生说喜欢《红楼梦》,这七位学生是什么时候读的《红楼梦》呢?一个是高一寒假,一个是初四到高二,一个是高一暑假,一个在高二,一个在高一暑假,一个是初四暑假,一个是高一至高二上学期。


还有三位学生不喜欢《红楼梦》,我调查一下,全是在小学和初一读的《红楼梦》,从此他就不喜欢这本书了,你再让他读就很困难,就伤了他的胃口。所以,我们一定不要把好的东西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送给孩子。


其次,有些名著是有特定内涵的,并不适合孩子读。


我想引用费孝通的一句话:“我小的时候,还没现在的孩子们幸福,很少有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书,我只能从爸爸妈妈的书架上找书看,比如说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,里边你一刀我一枪的,很精彩。”


但我始终不建议孩子们读《水浒传》,这个书没有一定的见解能力的孩子读了会出问题。因为它里边好多容易迷惑孩子的东西——假的、那种讲义气的、那种杀杀砍砍的,很容易养成孩子模仿的习惯。


再一个,有些人心非常好,觉得孩子们读名著,书太厚,读不了,所以他就把书缩写了。这一缩写可坏了,情节一删减,里面的人物就不丰满,从此孩子就不喜欢这本书了。


书店里有好多这样压缩的书籍,一定不要让孩子们读这种书。缩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,只有极其个别的作家,那些驾驭能力非常强的作家才有可能能够缩写出来。所以这些缩写的书,我们不建议去读。


还有,警惕假的少儿书籍。我举一个例子,有一本给小学生读的科普书,是一个著名科学家谈地球资源,但是随便拿出其中一段话来,你就读不懂,连我们老师都读不懂。


比如里面谈到矿石的时候,说“矿石是指一种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,能够从中提取有用成分的自然矿物聚集体”——这不坏了么?这不越搞越糊涂么?


所以,要谨慎为孩子挑选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和图书。

呵护孩子的成就感

强化阅读的仪式感

我们搞教材的时候,有一个情况就是,我们特别希望快出成绩。我们教改半年了,怎么成绩没有提高,甚至还要下降?但是,改革是一个长线的事情,这个改革在第一个学期甚至是要以牺牲基础知识的成绩为代价的。


但是不要紧,只要你坚持两个学期以上,孩子的能力就会出现突飞猛进的提高。所以,在我们改革的初期,一定告诉所有参加改革和旁观改革的人,改革是有风险的,改革的期望值初期不要太高了。


今年春天,我外甥到老家潍坊,他刚刚一岁半,还没有学会叫姥姥。结果一到潍坊,就遇到一大批他要叫姥姥的人。这批人特别渴望这个一岁多的孩子能够喊一声姥姥。结果到一个地方,每天就有一大批人围着他,教他说“姥姥、姥姥、姥姥、姥姥”……


我一听这事儿着急了,说:你们赶快回来,再过一个月,这个孩子就傻了。他天天没有成就感,天天在挫败感中,但他还是学不会。再有两个月,你不教他就会了。


所以,我们一定要学会等待,我们一定要慢慢去滋养。


在孩子进步的过程中,要不断地给他创造一些精彩,给他一个鼓舞。比如说,和课外互补一下,我们先读个什么,再去读课文的时候,读了和不读是不一样的,那么,他就就体会到成就感。


当然,开一些家庭的读书报告会、班级的读书报告会,或是小伙伴之间的读书报告会等等,这都会培养孩子的成就感。


在中国台湾、新加坡,你经常会在教室里、走廊上、一些活动空间,看到阅读数——这个学期你要读的20本书,每本书是一个“苹果”,读过的“苹果”是红色,没读过的“苹果”是绿色或者是白色,让学生互相竞争、互相比较、互相分享。


或者给孩子出一些书,出一些孩子的专集、书函,放到图书馆,作为孩子们的阅读资源,这些都对孩子能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,现在好多学校在这方面也做的非常好。


最后,我想引用一位哲学家在回答阅读相关的提问时所说的话。

有人问他:“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,你选择干什么?”他说,“阅读。”

又有人问他:“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,你干什么?”他说,“阅读。”

再有人问他:“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日,你今天打算干什么?”他还是说,“阅读。”


我也想起了美国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回答类似问题时的类似回答。

有人问他:“如果事业失败了,该干什么?”他说:“你阅读吧。”

又有人问他:“如果失业了,该干什么?”他说:“你要提升自己,你阅读吧。”

又有人请教他说:“如果我失恋了,我怎么办?”他说:“你阅读吧。”


以这两位成功人士的回答与各位共勉,谢谢大家!

(演讲人李希贵,知名教育家、北京十一学校校长,原文略有删减编辑。)



— THE END —


文章来源:网络

微信编辑:李中华



往期荐读

原汁原味的美国STEAM课堂什么样?(内附课堂教学视频)

我们提供了两种论文发表方式,就等你来投稿

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:众筹众智,让教育信息化2.0变为现实

余胜泉:人工智能可能承担12种教育功能,而教师核心价值在于“育人”

梁锦明:我们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未来的发展,教给他们一些10年后还能用得上的知识



2018,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,

欢迎来稿

长按二维码,关注我们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查看更多!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